工商時報【主筆室】

大陸首善之區北京市,自本月初起正式實施該市「控菸條例」,其內容號稱史上最嚴格,即硬性規定「凡是有屋頂的地方都不能抽菸」。這是大陸社會生活面的大事。我們則是要從這件事,來探索其背後的政經社意涵。

北京市控菸後,大陸其他省市勢必逐一跟進控菸,而對全大陸超過3億人的「菸民隊伍」,造成強大的約束力,但也是大陸「依法治國」效能的一大考驗。直白地說,抽菸這種事情,不像吸毒那麼嚴重,其只是壞的生活習慣,和空氣的污染源,因而不少人認為「抽菸沒有什麼大不了」,因而將來違規抽菸的事例極可能會層出不窮。

即連執法的公安幹警或公共場所保安人員,也有不少是吸菸客,因此難免對違規吸菸民眾,多了一份「同理心」,而放他一馬,不會窮追猛打。譬如在機場,雖然吸菸室取消了,但菸民難耐菸癮,總會聚眾找個隱蔽角落,私開吸菸區,這時機場保安人員可能抱著同理心,視而不見,或只做柔性驅散。

一旦這種事情常常發生,廣大民眾看在眼裡,可能會想「政府公布的法令,民眾不一定要遵守嘛」。這麼一來,大陸政府的「依法治國」方針,就會受到廣大民眾的質疑,該方針之推動落實過程,因此會碰到更多的挫折。

從這個角度英文家教一對一教學 英語口試 家教學英文看,控菸舉措若真要做,則其規定要合理,執行要徹底。像機場吸菸室,實不必全部取消,不妨暫留一間,給重癮者一點「出氣口」,但此後若有人違規吸菸,抓到必加以重罰,絕不寬貸;這樣才能樹立控菸條例的信用,避免其影響整體「依法治國」方針的權威。這是北京市控菸條例的第一個政經社意涵。

第二個政經社意涵,是北京的控菸,顯示大陸已走出「革命時代」,正式邁入現代化階段。眾所周知,大陸是全世界最為「重度吸菸」的國度,社會上有幾億的菸民,其中有一部分是政府官員,連最高層的領導人,吸菸者也不罕見。這是一種「歷史遺風」。

早期「革命時代」,中共黨人在山溝裡打遊擊,吸菸成了他們發洩情緒的重要手段,因此今天人們看相關歷史相片,會發現當時中共領導人,開會時大都人手一支菸,吞雲吐霧。這種風格被延續到1949年以後,即使到了近年,中共官員叼著菸辦公或會見訪客的場景,仍是屢見不鮮。

如今,北京市實施了控菸條例,官員同受約束,這顯示大陸官場,已經擺脫革命時代的「政治生活方式」,而跟上了現代化潮流。如果大陸政府的決策模式,也能同時走出革命時代,即不再個人崇拜、不擇手段、武斷拍板,而是按照現代化規則來辦事,那將是一種政治「新常態」。

控菸的第三個政經社意涵,是消除了社會上虛浮的社交風氣。也就是說,由於大陸社會吸菸風盛,所以「送菸」成了長期以來一直很重要的社交形式,市面上有高價或天價的「貴重香菸」,讓送者面子十足、受者倍感滿意,其中有些菸的價格,一條雲林英文 彰化英文 南投英文(10包)高達幾千元人民幣。

這種社交方式,充滿了浮誇之風,也有敗壞政壇風氣之嫌。如今,北京市實施了控菸條例,也等於在宣告「香菸不是什麼好東西」,因而大陸社交活動,理當不再以送好菸、送高價菸為尚;這當然會減少社會上的浮誇習氣。

至於控菸的第四個政經社意涵,則是「香菸財政」告終。所謂香菸財政,是說大陸原本有些地方政府,把當地財政收入寄託在香菸產銷上,即費盡心力建大菸廠,及卯勁營造名牌菸形象,俾賣高價菸、賺高額利潤。如此藉香菸來獲取財政收入的作法,今後在大陸控菸風氣下,將是「師出無名」,相關地方政府只能另找財源。

以上的四大意涵,說明北京市控菸條例,其效應不只是「抓違規吸菸者」,而是牽涉整體政經社的變動。其中最重要的,是控菸條例規定的寬嚴,若能「恰到好處」,那就能徹底實行,而增強大陸社會對「依法治國」的信心。從社會現代化角度看,我們並不贊成吸菸,而是希望大陸戒菸風氣越來越盛,以早日擺脫「全球最大的菸草消費國」稱號。

英文老師 台北英文家教老師 英文家教班


985A0318C937A93C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71dt7hlj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